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新闻中心
尊龙凯时app最新版
您现在的位置: > 尊龙凯时app最新版 >

翻译家就像骑士把中国文学从母语的城堡牵引到更大的世界

来源:未知 浏览数量: 日期:2024-01-29 10:22

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)在中国当代文学“走出去”的道路上,海外翻译家正在努力劳作。9月13日下午,“译作者的任务”——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在北京举办。

  参与本次对谈活动的荷兰籍翻译家施露,也是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的嘉宾之一。她表示,当自己把一部中文作品翻译成荷兰语时,希望荷兰的读者、她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可以看得懂。她认为,最难翻译的是不同文化中的独特元素,译者需要重新造一个便于异国读者理解的概念,这是一种创意性的工作。她与自己翻译的当代中国作家保持联络,有时会向作家提出问题,以求更好地翻译、理解作品。

  “没有作家就没有翻译,也就没有译者。”乌克兰籍翻译家卡佳认为,翻译工作能够使一个国家的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价值。她介绍了关注的中国文学作品,如杨绛的《我们仨》、张莉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《暮色与跳舞熊》农业养殖,并向读者推荐了自己正在翻译的青年作家张天翼的小说《春之盐》,和正在阅读的三三、阿乙、西渡等作家与诗人。

  作家曹文轩认为,翻译家是思想和知识的伟大“解放者”。通过翻译工作,如今不同国家的大量经典,已然成为全世界共同拥有的经典。虽然不同的文明之间有互相较难理解的语境,但会有一种大家共同认定的基本的文学标准。“我们需要打开大门,欢迎外国朋友进来,让我们被不同的文明更好地理解,让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。”

  作家徐则臣赞同曹文轩的观点,译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再造了一个世界。他以中国晚清翻译家林纾为例不平衡量,尽管林纾不懂外文,采用的是重新整合的翻译方法,但鲁迅、郁达夫等小说家都受惠于林纾的翻译,在这个意义上翻译者就是一个创造者。翻译的过程可能会丢掉一部分,但同时会加一部分东西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加的那部分其实是译者基于自己的母语,所做的创造性的完善。

  作家文珍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:翻译者扮演了一个骑士的角色,作家的思想和成果就像被母语困住的公主,等待着翻译者像骑士一样解开母语的束缚,把文学和文明解救出来。她期待施露和卡佳把更多的中国作者从母语中牵引出来小马科技,引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
  海外翻译家们与中国当代作家们一起,共同创造和呈现了 “中国当代文学”,让文学到达“无穷的远方”和“无数的人们”河南济源柿槟本清石刻工作室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正是“译作者的任务”。

  本次活动由《十月》杂志主办,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暨《十月》杂志创刊4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,配合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“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”年度主题,以文学促进文化交流、文明互鉴。(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)